近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司畜牧学科连续三年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农业大学,进入中国顶尖学科行列。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平台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5个指标类别,下设18个指标,共计70余项反映学科竞争力的观测变量。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发布了第六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 top 2% scientists),畜牧学科陈代文、吴德、李学伟、朱砺、余冰、何军、车炼强、张红平、尹华东、王彦等21名教授入选榜单(入选领域Dairy & Animal Science),学科教师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
公司畜牧学科源于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畜牧课程组,1963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生,199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成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00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包括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和动物生产学三个二级学科,其中,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7年学科入选四川省首轮一流团队建设。
学科以“追求一流育人质量、产出一流学术成果、做出一流社会贡献”为建设指导思想,实现了学科整体研究水平国内领先,部分研究领域国际领先。近五年,学科在集成高水平科研成果、“卡脖子”关键技术、高端科研平台建设、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推动做大做强做优“川字号”特色产业和服务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品种新技术赋能高质量“天府粮仓”建设。学科聚焦种业创新“良种天府”行动,实现了绿色高效畜禽品种的培育和提质增效安全生产技术的突破。全力打造“天府”系列品种,育成天府肉猪、天府肉鹅、天府肉鸡、天府黑猪、天府农华麻羽肉鸭、天府黑兔等9个国家审定品种。通过品种及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以上。首次提出“抗病营养”概念,在国际上首创猪抗病营养理论,建立了确保仔猪肠道健康、提高猪免疫力和缓解病原及饲料源性致病因子危害的抗病营养技术体系,猪只死亡率下降60%以上,被央视《走近科学》栏目专题报道,并列入政府购买技术予以推广;突破传统以短期繁殖力确定母猪营养参数的局限,提出以终身繁殖效率确定母猪营养需要的新思路;围绕母猪不同繁殖生理阶段和碳水化合物组分代谢特点,建立了改善母猪繁殖效率的碳水化合物营养新技术,成果累计推广1000万头母猪,PSY由22头提高至25头,累计新增产值900亿元以上。系统揭示了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素与鸡蛋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和加工特性的定性定量规律,确定了以鸡蛋优质安全为标识的需要量参数75个,研发优质安全鸡蛋品牌18个。研究成果和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
原创性基础研究推动“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学科围绕“生物育种”和“饲料原料”两大“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抗逆基因资源发掘、优质高效生产的分子育种、畜禽精准营养需要与饲料生物技术等方向的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突破成果。开展畜禽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基因信息挖掘,对西南地区优良特色畜禽品种资源的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进行分析,成果发表于Nature Genetics、Cell Research、Cell Discovery、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Research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入选“2017年中国农业重大进展”。创新性地将非基因编辑的体细胞克隆技术运用于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培育出四川首例体细胞克隆地方猪;构建了体细胞克隆技术体系,建成西南地区涵盖地方猪品种最多、细胞组织类型最完整的四川地方猪冷冻遗传资源库。将传统营养学与现代相关学科相结合,研究了不同饲料原料在不同生理阶段下的营养价值,探索了不同营养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确定了不同条件下满足最佳生产性能时,动物对各种养分的适宜需要量及动态需要模型,建立了畜禽精准营养参数;研究了饲料化学结构对其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影响,创制了新型蛋白源、能量源;利用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改善了菜籽饼粕、酒糟等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利用效率,为缓解人畜争粮矛盾、克服行业长期面临的饲料原料“卡脖子”难题奠定了基础。
汇聚资源打造高水平研究平台。学科汇聚创新资源,在原有12个省部级及以上平台基础上,新增建设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共建)、畜禽生物组学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共建)、川猪产业升级与猪肉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畜禽营养与饲料工程四川省发改委重点实验室。改扩建雅安现代畜禽科研园区300余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条件国际先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和优秀公司产品质量工程,立德树人,深化公司产品改革,完善新农科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该模式建立了“多学科交叉”“校内导师+校外专家+行业精英”多模块导师团队的指导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校企、校地、校校和校院所”融合共享人才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科研、校内外团队和资源的深度融合,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1项。构建了德才兼备新畜科人才培养校企融合川农模式(本科生),该模式通过构建心系畜牧的校企融合育德体系、服务畜牧的校企融合育才体系,创新“六互”校企融合的运行机制,厚植了员工“学畜牧、爱畜牧”的专业情怀,培养了员工“懂畜牧、干畜牧”的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实现了校企共赢发展,成果获四川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学科致力精准扶技,选派挂职干部、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科技扶贫万里行、科技下乡万里行等服务团队(个人)超过150次,开展扶贫、科技下乡等工作3000余人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精准扶产,支撑合作企业打造产前、产中、产后全覆盖的产业链,比如与铁骑力士集团建立大凉山产业扶贫中心,构建生猪养殖“喜德模式”,进入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案例库。通过校企共建博士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校企打造西部生猪联合育种先行区、国家级联合育种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多样化的交流与培训平台,完善了集技术转移、产业信息化、技术培训、创新创业等服务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主编的《图解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系列丛书》作为全国畜牧总站“养殖书屋”指定用书,已配送到411个县,该套丛书的推广应用获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普及奖、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奋进新征程中,畜牧学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赓续红色血脉,弘扬“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精神”,努力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实力、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效等方面持续用力,助力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奋力在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